解毒廉價版“長存”PCIe4.0 SSD的接化發,國產固態3大問題
瀏覽量: 次 發布日期:2023-09-18 20:38:10
解毒廉價版“長存”PCIe4.0 SSD的接化發,國產固態3大問題
本內容來源于@什么值得買APP,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|作者:章魚老玩子
此文不涉及任何利益關系,激情創作,我沒恰飯;且所發表的言論未損害他人利益或侵權。
以前三星、東芝、鎂光等國外壟斷了全球閃存市場,不是起火就是洪災或者減產,鬧得固態硬盤SSD價格雞毛滿天飛。直到長存的崛起,這一局面得到改變。
2014年3D NAND項目在武漢新芯啟動,歷經9年,長存相繼突破了36L……232L 3D NAND制造工藝,國產存儲在過去幾年蓬勃發展。我們從此不用當韭菜,用上了實惠的,甚至高端的固態硬盤PCIe3.0、4.0 SSD。說長存是國產之光,沒人反對吧!
近期市場上出現很多采用長存晶圓的國產PCIe4.0 SSD,因為價格實惠,受到了玩家的追捧。喜聞樂見!但是對某些把“長存晶圓”當做幌子,把技術變成“妖術”的國產PCIe4.0 SSD,筆者并不認同。在前面的文章有稍微的提及,也有挨噴。但是我胡漢三,還是要說。今天總結說一說目前市場上某些國產PCIe4.0 SSD存在的妖魔化怪像“接化發”,三大嚴重問題。
市面上很多國產PCIe4.0 SSD,芯片來源渠道不一。主要有長存直接供貨的,也有芯片經銷商供貨的。甭管哪路來的,一定要打標啊。并且最好能夠詳細的標識。
1/標識清楚是誰封裝的。這樣就至少我們知道,是大廠還是某小廠商封裝。如果封裝廠都不靠譜,那晶圓來源能靠譜么!
2/標識清楚芯片供應商。是長存直供標長存;不是長存直供,就標經銷商,你在做還怕人知道么!
3/標識清楚閃存的等級。目前大家都知道長存閃存分為gooddie和Kr(還有沒有其他等級不知道),鎂光不還有spectek么。只要對應的等級做對應級別的產品就好了。少花錢不代表就得買未知的貨,應該讓消費者得到更多知情權。
根據玩家反映某些國產PCIe4.0 SSD存在顆粒隨機現象,和出廠送0E的問題,以及某些筆記本電腦的兼容性,固件混亂,使用flash id會掉盤等等問題。我們說兩個重要的。
1/4顆、2顆芯片隨機。至于是2顆好,還是4顆好,各說各有理。但是作為消費者,肯定我們不希望,自己到手的東西和別人的有這么大的差異。如果確實無法做到,請告知。
2/出廠就送0E。某些型號的NVMe SSD 玩家剛到手,S.M.A.R.T.信息就出現“0E”異常值,意味著這個存儲介質正在出現非正常壽命損耗范疇內的“壞塊”,繼續使用將對用戶存儲數據的安全和完整帶來很大影響。如果你購買了某些廉價的國產PCIe4.0 SSD,到手了記得記得用CrystalDiskMark看看。
上次我文章里,對于某些國產PCIe4.0 SSD TBW標太高產生了比較大的質疑。有玩家在評論里對于我說,TBW標太高,不是壞事,是好事,這等于說寫入更多都滿足質保條件。我并不認同這個觀點。可能我站的角度是從產品出發,而不是從營銷或者質保售后出發。
1/TBW定義,指的是Terabyte Writte,說的是SSD使用壽命結束之前指定工作量可以寫入SSD的總數據量,用來表達固態硬盤的壽命指標。
2/TBW作為一種產品特性,理論指標,應該是嚴謹的,應該是產品部門工程師經過測試而得出的,并把這一特性放寬,給出的一個滿足普遍性的保守指標。而不是由市場部門/電商部門,為了占領消費者心智,而夸大其詞隨意瞎寫的。首先,未經批量測試檢驗,不要瞎來;其次,產品特性指標,是滿足消費者知情權的,不是拿來搞營銷的,營銷也要有度;最后,雖然自從硬盤挖礦風過后,TBW和質保售后掛上了勾,但是請不要偷換概念。
3/致態Tiplus7000 PCIe4.0 SSD 2TB TBW都只是保守的寫的1200。根據快科技報道,說致態自己算的,按照正常的使用1200使用幾十年都夠了。而且我毫不懷疑長存gooddie做出的SSD擁有更高的TBW。但是為什么人家原廠用更好的芯片而不瞎吹,反而是閃存芯片來源不明、等級未知的在瞎吹產品特性?為什么1200TBW都足夠了,非吹1400,2900,3600?誰看不出你那點小九九呢!但是做事有度,做產品得嚴謹。人家長存在努力技術突破,在和全球閃存巨頭搞競賽。你們拿個邊角料,搞數字競賽,邊角料在你們手里變廢為寶了,突飛猛進了,這不是搞技術,是搞妖術吧
當下是國產存儲發展的好時代,也是關鍵期。筆者希望國產存儲,去除“妖魔化”,技術要進步,不要搞妖術,別搞接化發,要搞國產化。希望國產存儲能夠謹慎認真,腳踏實地,健康發展,以提高產品力為基礎,樹立口碑,爭取擴大銷量,提高市占率,合理盈利,做大品牌。只有這樣,才是我們的國貨之光。
作為一個理性的消費者。差的要批評,好的要支持。支持好的國產,是正道的光。
筆者懷著對自強不息的長存的敬畏,對國產存儲未來發展的希望和擔憂,以及對我們普通消費者利益的關心,在看到問題時,發表了自己的觀點。不喜勿噴。如果你不認同,咱們可以評論區互相討論。
作者聲明本文無利益相關,歡迎值友理性交流,和諧討論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