****欧欧美毛片4,国产午夜精品视频,97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视频,久久七国产精品

數據恢復咨詢熱線:400-666-3702??

歡迎訪問南京兆柏數據恢復公司,專業數據恢復15年

兆柏數據恢復公司

?常見問題

?當前位置: 主頁 > 常見問題

鎮江數據恢復:煥然新生

瀏覽量: 次 發布日期:2023-10-01 07:41:32

煥然新生

作者:流風之回雪

寫在前面的話:其實,很多時候想在ZDM寫點東西,并不是為了那一點點金幣。我想大多數人很多時候都有自己的想法想對人傾述,卻缺少合適的途徑:身邊周圍的人吧,可能對這些話題感興趣的不多;QQ微信微博吧,又同樣因為熟人比較多而有所顧忌;專業論壇吧,有沒那個水平。于是,張大媽這里就成了一個很好的途徑,不感興趣的人不會看你的文章,志同道合會和你熱烈討論,高手大神能解決你的問題,如果能幫助到一兩個碰巧有相關難題的值友,那更是手留余香了。所以,我這篇文章其實總結起來很簡單,概括起來就是:臺式機換新SSD,筆記本換舊SSD,硬盤移光驅位,光驅裝盒子。然而寫完后我卻發現自己不知不覺說了這么多

Y460還是2010年的時候單位配的。因為個人還是習慣用臺式機,所以這臺筆記本基本上就是出差什么的用一下,大多也就是看看網頁,聊一下QQ,處理一下文檔,WOW收一下菜而已。。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,軟件所需系統資源越來越大,小Y也慢慢顯露老態,逐漸變成了老Y。本來之前想一直撐著,服役5年后申請報廢,然后購置新本本。結果眾所周知的原因,近年來辦公經費嚴格控制,加上全單位因為各類歷史原因計算機總量嚴重超標,所以至少近期不可能購置新電腦。再加上前段時間幾乎成為了日經貼的SSD降價爆料,于是動了升級老Y的心思。

筆記本升級,最普遍的當然就是升級內存、更換SSD硬盤了。高端一點的,也能升級CPU,甚至部分機型還可能升級顯卡。當然,一方面個人折騰能力有限,再加上升級CPU和顯卡所帶來的使用感受提升確實不太大,所以還是不往這方面考慮了。內存方面,當年原裝的是2G內存,后來大概13年左右,增加了一根2G內存,目前4G內存個人感覺還是夠用的,畢竟使用方向就這么多,不太需要更大內存。因此,升級的焦點理所當然的就在SSD上了。

筆記本升級SSD,有兩種方式。一種是MSATA的SSD,像一個小卡片,貌似是筆記本專用的吧,直接插在MSATA接口上,這個最簡單,買來一插就OK。另一種就是SATA接口,因為筆記本空間原因,基本上只有自帶的硬盤和光驅位了。而好多機型都不支持從光驅位啟動,所以大多都是將原有硬盤替換為SSD。有需要的話,再將光驅拆下來,把原有硬盤掛光驅位,作為倉庫盤。那么問題來了,用哪種方式升級呢?考慮到SATA接口SSD的通用性,說不準哪天筆記本報廢后還能拆下來另作他用,再加上據說MSATA接口插上的會可能會導致下方板卡散熱問題,再加上費用原因(貌似MSATA選擇較少且價格較高)于是決定還是采用普通的SSD,120G足夠了。

陸家嘴數據恢復

既然定下來那么就開始吧。雖然主頁鋪天蓋地的天貓低價英特爾SSD,近期120G就到了270多

intel 英特爾 535 120G SSD固態硬盤

然而卻考慮到發票問題,去京東上搜了搜,結果120G的竟然還是要近400大洋

英特爾(Intel)535 系列 120G SATA-3固態硬盤

雖然是公家的錢,也不能浪費不是。。。于是看了看,貌似饑餓鯊不錯,赤腳、19nm、MLC,240G也才400出頭,雖然當時不是最低價格,但是就差個幾十塊也無所謂了。鑒于240G和120G差價實在太小,還是240G吧

于是立馬下單

饑餓鯊(OCZ) Arc 100蒼穹系列 240G 固態硬盤

用了20元微信券,459。京東果然速度,上午下單下午就送達了。不過我筆記本沒帶,只有晚上回家再折騰了。

回家迫不及待地打開盒子。。。。一個大氣泡,難怪之前搖了搖盒子沒咋大動靜呢,保護措施不錯。

盒子下面就是孤零零的盒子和一張發票了

很簡單的一個小方盒,打開以后全部東西就這些了:

啥配件都沒。。孤零零的硬盤和2張誰也不會看的紙。。(好吧,我看完了中文部分,然并卵)

硬盤給個特寫,貌似沒有像英特爾那樣所說的劃痕。。貌似的確是工藝原因?

照例打開臺式機后,突然想到一件事,既然買了240G的為何不給我臺式機升一下?臺式機是2012年配的,E3V2,技嘉B75,影馳660TI,剛買的時候只上了個三星120G的830,14年加了塊3T的倉庫盤(目前已經放了2T了...你懂的還是覺得放硬盤靠譜)

東芝(TOSHIBA)3TB 7200轉64M SATA3 臺式機硬盤(DT01ACA300)

趁這次正好換一下,一方面容量增加,另一方面速度也應該會更加提高吧。正好去年下半年裝WIN10專業版的U盤還沒格,一起裝了。

需要備份的東西拷貝到倉庫盤,然后拆下臺式機SSD,前后兩任來過合影

背面再來個

前任該脫衣服給后任換上了

接口都是防呆的,沒啥好說的,只是新上硬盤的注意下記得接到SATA3接口,我這是原樣裝回去就可以了。然后裝機,也沒啥問題。前后開機時間對比:

從12秒提升到了6秒。。還是不錯的,當然,新系統也是一個很大因素。

然后用AS SSD測了一下速度,讀取方面略有提升,寫入方面性能翻倍了。

可能各位大神看到這2張圖已經發現了什么問題了吧。。。稍安勿躁,后文自會提到。

等臺式機裝完系統,改裝的東西搞定,已經有點晚了,算了,筆記本明天背去單位再折騰吧。本來拍了2張外觀照片,結果發現效果太差,就不湊篇幅了。直接反過來看后面

如圖,硬盤就在右下這個蓋子里,拆下紅圈所示的2個螺絲后,就可以把面板卸下

肚子里就是這樣了,左邊那個小塊就是MSATA硬盤插入的地方,直接插上就可以了,不過據說會影響下面芯片的散熱,也不知道是不是。。

右邊就是原機械硬盤,紅圈處有個螺絲,拆下后,拿著那個黑色膠片,往右邊一拉,硬盤就能拿出來了

拆下來的硬盤比較了一下,果然筆記本硬盤和SSD一個型號

拆下后覺得好空。。

把那個小鐵架兩頭螺絲拆下,然后換到SSD上,就多了個小尾巴。安裝回去的時候一樣,先靠右邊放下硬盤,然后對準插口,拿著黑色膠帶往左邊一拉就是啦,再擰上螺絲,搞定!

雖然明知道不行,還是抱著試一試的態度,開機看看。。。。結果不出所料——黑屏

沒辦法,還是要重裝系統。插上U盤,進入PE格掉C盤,然后開始安裝。。。結果。。。

這是什么鬼!嘗試了多次無果,我還把整個盤全部格式化了。。沒有分區,結果還是不行,為啥臺式機沒問題??原來。Y460不支持GPT。。。。沒辦法,搜了一下,找到了辦法。。如上界面按shift+f10叫出CMD界面,然后輸入如下命令。。將硬盤分區轉換為MBR形式。不過這個辦法要清除硬盤所有數據。。所以一定要慎重!

至于MBR和GPT的區別,他們分別是什么意思。。。。麻煩自行百度。。我就不湊字數了(其實自己也一知半解怕丟人)

終于可以開始安裝系統了

安裝完畢,裝上常用的一些軟件后,開機(還是把3張圖片放一起吧。。不然太占篇幅了)

之前老系統35秒開機。。換上SSD安好常用軟件后16秒,然后用360無腦優化一番——11秒。

效果不錯,開機速度減少到之前的30%,非常滿意了。

對了,忘記放我的老Y的配置圖了

金士頓的內存條是后來增加的,現在感覺4G也足夠用了,就沒有再升級。顯卡是雙顯卡,獨顯如下圖。

用擼大師跑了一下分:

還是比較滿意的,感覺可以再戰三年

測一下SSD速度:

由于老Y沒有SATA3,只支持SATA2,所以速度理所當然的比臺式機上要慢一些........等等,為啥比臺式機上高那么多!!

細心的同學可能已經發現,之前臺式機測SSD的時候,有個pciide-bad紅色字樣..原來我用了幾年都一直是IDE模式下。。搞定筆記本,再回頭來搞臺式機。。。

IDE改AHCI模式,大家百度一下基本都有方法,我就不湊字數了,只是把我遇到的一些問題和大家分享一下。

常規方法,首先在注冊表里改鍵值,如圖:

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Msahci下Start值改為0

保存后重啟,在BIOS里啟動模式改為AHCI。。

然后開機。。。。。。。。咋藍屏了?當然,WIN10下的藍屏還是好多了。。告訴你重新啟動。。無奈重啟,又改回IDE,進系統發現注冊表里又還原了。。

然后,我又嘗試了好多種辦法。。。最終發現解決問題其實很簡單。。。那就是改AHCI后,進入安全模式,用安全模式進入系統后,在重新啟動。。用正常模式進入。。就好了。。。竟然辦法就是這么簡單!

下面是臺式機改了AHCI模式后的測試圖

對比之前:

所有數據都有所提升10%-20@,4K-64 Thrd一項寫入提升了一倍多,讀取提升了十幾倍!不過個人從使用感受上來說,真沒體驗到太大區別

筆記本終于搞定了,可是拆下的硬盤干嘛呢?考慮到機械硬盤容量相對來說的確還是小了,而且多的硬盤也沒地方用,于是我就準備將硬盤掛光驅位。至于光驅,本來不準備再裝,可是前段時間5歲多的兒子不知道從哪里翻出一張他2-3歲時給他訂的巧虎中附帶的光盤。。非要放他看。考慮到家里的臺式機也都沒有光驅,萬一要讀個碟啥的還沒辦法,于是干脆再搞個光驅盒子,要用就拿出來。老規矩,繼續上京東。。。

這些配件沒啥研究,搜了一下相關東西,隨便買了一個牌子的,兩個東西都買了他家的

索厲(Suoli) SL-BXU721 普及版筆記本光驅外置光驅盒 (機芯12.7mm適用)...索厲(Suoli)SLA10筆記本光驅位硬盤托架(適用12.7mm光驅位厚度)...

第二天收到,打開是2個小方盒:

首先看看光驅位硬盤托架,打開盒子后全部東西如下:工具倒是挺全的

硬盤放進去,有點松哦,而且貌似不能將硬盤用螺絲固定,只有最下方一個小栓擋住

看了一下說明書,將小塑料袋里的4個白色塑料螺絲拿出來擰在硬盤兩側

然后再塞進去。。原來是靠這個撐住的。。

下面拆光驅,就紅色小圈處一個螺絲,擰下來

然后像抽屜一樣拉出。。

把這個小鐵片拆下來,2個螺絲固定的

原樣裝在硬盤架上面

然后是光驅面板,如上圖,雖然送了一個面板,但是還是自己筆記本的原裝面板比較適配,畢竟是弧形的

用送的小別針頂出光驅:

然后掰下面板。。放心,不會掰斷的

同樣原封安裝到硬盤架上

最后再把抽屜推進去,搞定!常州數據恢復

讀硬盤的時候,綠燈閃閃,效果還不錯

光驅盒打開,配件就少多了。。

豎起來看看盒子內部

背面

整體看看。。純一個塑料盒,縫隙好大

面板、光驅、盒子合影:

按照說明,應該直接將光驅塞進去就好。。結果塞到一半咋都進不去了。。

無奈,看了一下說明,將光驅拿出來的時候要打開盒子,干脆我放進去也打開吧

果然就是一個塑料盒和一個小線路板。。。

光驅插上線路板后,蓋上盒子。。。然后發現左邊一個螺絲咋也擰不上,一抬起就掉出來了。。你說你旁邊的那個兄弟雖然也是松垮垮像滑絲一樣,但是人家不掉出來(貌似我想擰出來也擰不出來了。。就是擰了一圈又一圈沒反應)。再看看正面:

縫隙大得感人啊

算了,反正用得也不多,備用而已。插上線看看,一切正常

終于花了2個星期的時間陸陸續續寫完了這篇流水賬!

總的來說,這次升級個人覺得還是不錯的,性價比很高:臺式機換了更大更快SDD性能有所提升,筆記本加上了SSD,速度有了飛躍,感覺可以再戰兩三年,撐到顯卡完蛋還是沒啥問題的。同時還解決了AHCI模式的問題。

相關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