移動固態硬盤的“扛揍性”測試:買回來,得扛揍,數據存儲才放心
瀏覽量: 次 發布日期:2023-10-04 13:23:14
移動固態硬盤的“扛揍性”測試:買回來,得扛揍,數據存儲才放心
顏哥吃過移動硬盤的虧,直至現在想起都覺得是一種遺憾。剛大學畢業那會,買了一塊1TB機械式移動硬盤,存著四年來所有的記憶數據,包括照片、視頻、畢業論文、各種課件等等。就因為不小心從桌面摔下來,硬盤就壞掉,想救都救不回來。滿滿的1TB數據,說沒就沒了,氣得直跺腳。
經歷過這次后,讓我明白:1、機械式移動硬盤,并不是那么靠得住;2、重要的數據別只放在一個籃子里,做好備份。
最近有人就來問顏哥,移動硬盤是買機械式的,還是固態的?我會推薦后者,雖然價格貴,容價比高。
| 移動固態移動硬盤好在哪里
傳統機械式移動硬盤是2.5英寸設計,尺寸就大了,內部全是精密的機械部件,重量也不輕,外出攜帶自然不方便。且讀寫速度受限于物理結構,在100MB/s上下浮動而已。最致命的缺點是“不抗摔”,“不防震”,容易因為磕磕碰碰發生機械故障,導致磁盤損壞,數據丟失。
而移動固態硬盤,繼承固態硬盤所有的優點。體積特別輕薄,讀寫速度普遍能達到400MB/s以上,四倍效率于傳統移動硬盤。內部沒有任何機械部件,這意味著移動固態硬盤不怕摔,不怕震,真正皮實“扛揍”。
速度快,便攜性在使用過程中,大家輕易就能感受,但是抗摔性,相信大家不敢輕易嘗試,今天顏哥特意找來一塊臺電S20 移動固態硬盤來實驗求證。連云港數據恢復
實驗一:從兩米左右高度摔下來:
機械式移動硬盤,大多數人都會小心呵護著。這東西真不能摔,輕輕一摔就容易出事,別說從桌面這樣高度摔下來。那移動固態硬盤到底能不能摔呢?
顏哥身高175cm,抬手大概有25-30公分,高度就有2米了。在2米的高度,讓臺電S20直接自由落體。日常使用中很少有機會在這么高的高度摔下來吧,除非你是睡在上鋪的兄弟。
從兩米高度摔下來,狠狠砸在地板上。單從外觀來看,鋁合金外觀受損了,兩邊砸出了縫隙。
實驗二、用車來壓一壓
從兩米高度摔下來不夠狠,我們拿車來壓一壓,再虐一虐它。
經過1.3噸左右小汽車碾壓,移動固態硬盤的兩邊都裂開了,外觀受損嚴重。
那到底它還能不能用呢?接上電腦看看
接入電腦后,順利識別,128G 移動固態硬盤,可用119G。
存儲數據也是正常的節奏。
最后來個總結:
拋開速度、拋開便攜性,單純從移動固態硬盤防震抗摔性來看,比機械式移動硬盤好太多了。因為它的內部沒有機械部件,取而代之的是封裝好的芯片,所以不怕出現機械故障。日常磕磕碰碰完全沒問題,你從1米、2米高度摔下來,甚至用車碾壓,只是外觀受損而已,仍舊可以正常存儲數據。
移動固態硬盤也有自身的缺點,比如閃存芯片有寫入壽命,且價格也貴。但買東西就是這樣,你被它的最突出優點所吸引,而選擇忽略它的缺點。
無錫數據恢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