浪潮發布K1專屬數據庫,一鍵實現Oracle遷移到K
瀏覽量: 次 發布日期:2023-10-17 14:02:33
浪潮發布K1專屬數據庫,一鍵實現Oracle遷移到K
蘇州數據恢復盡管業內有如此多的數據庫,但能夠實現硬件底層的系統架構層優化并不多。這也是浪潮看到的大規模交易系統等企業關鍵業務場景的巨大機會:天梭K1和專為天梭K1定制優化的K-DB數據庫。實際上,K1發布后,已經在政企、金融等高端Uinx行業市場取得亮眼成績。而在諸多關鍵業務場景中,浪潮發現很多企業都用的Oracle數據庫,并隨著業務快速發展,希望能夠在異構數據庫平臺實現平滑遷移。
浪潮正式發布K-DB數據庫
這也是11月5日,浪潮在北京正式發布了其和韓國企業級軟件提供商Tmax公司共同研發的K-DB數據庫的大背景。值得注意的是,在韓國,Tmax是Oracle直接競爭對手,并擁有超過1100商用案例,包括友利銀行、韓亞銀行和現代汽車核心生產系統?!癒-DB數據庫源碼接口已經提供給浪潮,但只作為K1專屬應用。我們已經實現K-DB在K1硬件體系結構和操作系統層面的優化,后面可能和TMAX合作,根據中國市場不同的行業需求再加feature?!崩顺奔瘓F副總裁胡雷鈞對CSDN云計算表示。
從技術上看:K-DB擁有高可用集群KRAC、異地容災K-SC等高級功能,提供安全保障。KRAC采用了專利技術,如多節點并行恢復,故障恢復更快。當數據庫集群節點出現故障或者人為關機時, K-DB可以多節點同時執行恢復操作,大幅縮短系統恢復時間。K-DB支持各類接口標準,也支持Oracle非標準SQL語法。當客戶數據庫從Oracle遷移到K-DB后,代碼幾乎不需要修改,也避免了2次開發的額外工作量。K-DB有完善的工具包,從Oracle到K-DB的遷移工作,包括數據結構的比對、SQL語句檢查等,都可以由工具軟件自動完成,有效降低了遷移的技術復雜度和工作量,也使得遷移風險更加可控。比如原系統Oracle通過dblink進行數據傳輸訪問,當替換為K-DB后,K-DB具有連接異構數據庫的dblink功能,能夠直接訪問遠端的Oracle數據庫,達到與Oracle互聯的效果。K-DB采用了與Oracle相似的操作命令、使用界面以及SQL語句標準,DBA在Oracle上積累的技術經驗仍然可以應用于K-DB,降低了DBA在學習成本和企業的應用門檻。K-DB對K1的優化:開發并適配基于IA64 CPU調度與處理算法,優化線程和進程之間的通信機制,基于NUMA體系結構特性的內存分配策略;開發數據庫遷移評估工具,優化了KdAdmin、KdSQL等圖形化或命令行工具,更符合中國用戶習慣;驗證了16000個測試場景,包括自動化功能測試15000個,以及手動功能/性能測試1000個。南京數據恢復
除此以外,發布會當天展示了K-DB故障恢復方案,該方案用Benchmark SQL軟件模擬了1000個用戶、100個warehouse、10G數據量的測試用例,K-DB以RAC雙機運行,人為拔出心跳線模擬故障后,數據庫經過不到5秒的短暫波動,就恢復了對外服務。
而早在幾個月前,浪潮就特別組織了由一線專家所組成的對標Oracle的破壞性測試和遷移測試。云和恩墨創始人 、Oracle ACE總監蓋國強在參加后,深刻感受到不可思議:“破壞性測試時,K-DB僅有短暫的波動,然后保持了持續運行,在主機恢復的時候還能夠重新構建集群并重新恢復原來的負載。這對復雜度超高的集群數據庫而言,是一個奇跡。”
在遷移場景中,北京市檔案局對實測頗有感觸。北京數字檔案系統經過1天時間準備后,用15分鐘就完成了整個數字檔案館系統,以及6GB業務數據的遷移。“遷移完成后,進行了嚴格的測試,所有的應用系統都能運行流暢,沒有失敗和斷點情況,而且性能提升十分明顯?!?北京市檔案局應用系統建設負責人田雷表示,“測試浪潮K—DB時,毫無保留的配合機制,贏得了我們的認可。在我看來,國產數據庫要發展,要注意三點:技術延續性、足夠的技術團隊深度服務和總體擁有成本,希望K—DB能夠走的更遠。”
上海數據恢復這一建議得到了蓋國強的認可,“我希望浪潮是全力以赴做數據庫,不止是K1專屬的K-DB,才可能有更持續的發展機會,贏得企業的認可。”
胡雷鈞也表示:“K-DB是浪潮第一款數據庫產品,肯定會義無反顧的完善它?,F在,我們已經有了研發團隊在面型體系結構化優化,而未來會隨著K1發展向更多行業場景深入。”
而在北京市檔案局之外,哈爾濱銀行、內蒙古交通廳等用戶已經完成了對K-DB的測試,并即將在生產環境中采用。同時,東軟、中科軟以及東方通等合作伙伴,也正與浪潮展開合作,基于K1+K-DB的平臺開發聯合解決方案。對于K1+K-DB能否取代IBM 大機System Z的地位,胡雷鈞認為:“金融方面,部分核心關鍵方面,K—DB的潛力很大,其拓展性、穩定性、兼容性非常好,在國內銀行的普稅集群、全行的帳務系統等方面,是有很大機會的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