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技術實戰】:大戰4天 東芝500G硬盤盤片碰傷“1個小點” 的數據恢復實戰
瀏覽量: 次 發布日期:2023-08-25 18:55:24
大戰4天 東芝500G硬盤盤片碰傷“1個小點” 的數據恢復實戰
——硬盤開盤(第4期)
編者按
“技術實戰-硬盤開盤”系列第4期,效率源工程師講解第2個技術實戰案例——東芝500硬盤的二次開盤數據恢復。因本案例涉及的硬盤盤片被嚴重碰傷,盤片關鍵部位有小點,盤腔邊緣有變形,且在之前曾被其他機構做過開盤(開盤環境、流程、方法等是否規范不可預知,不清楚是否對盤體造成了其他硬件損傷),而需要提取的資料又全部為視頻,如此種種,難度非常大,極具典型性。
在“技術實戰”第3期中,曾詳細講解過盤片劃傷的情況,外部的猛烈撞擊容易引起盤片與磁頭或其他硬盤組件相碰撞,造成盤片劃傷。在電機未啟動的情況下,可能是一個小點、小劃痕,如果硬盤處于高速運轉,就可能出現大片區域劃傷,數據恢復難度就非常大。
實戰對象
東芝500G硬盤,如圖1所示(外觀完好,沒有明顯的摔傷痕跡):
【圖1 東芝500G硬盤(案例盤)】
硬盤準備(3+N塊實體盤)1、恢復盤A
有故障、存儲有需要提取的大量視頻數據
2、鏡像盤B
鏡像拷貝數據,后期分析
3、配件盤C若干
更換磁頭(與A同型號、同批次)
故障現象
硬盤無法識別,其他機構開盤,數據恢復失敗。
故障檢測
因本案例的硬盤已在多家機構做過恢復(包括開盤)均失敗,硬盤本身故障應該不簡單,而多次操作造成的二次傷害程度也難以預估,效率源抽調了二次開盤實戰經驗最豐富的多名工程師,全面展開數據恢復工作。
1、觀察
360度查看恢復盤A,外觀上沒有摔傷痕跡,包括最易變形的硬盤四周和邊角(外形必須仔細觀察,如果有變形,盤體內部故障可能會更嚴重,后面的恢復操作需要更謹慎)。
2、開盤
在雙百級無塵工作室開盤檢測,盤片上有一個非常明顯的點(圖2),這個點肉眼就能看到,且恰巧在盤片運行的關鍵位置,數據恢復難度非常大。
【圖2 紅色箭頭處為碰傷的小點(實體盤直接可看到)】
3、分析
據此可判斷,硬盤是在沒通電的情況下遭受了劇烈撞擊,如果硬盤處于高速運轉狀態,那就可能又會出現一圈深深的“環形跑道”。值得慶幸,硬盤在故障之后沒有再被通電,否則后果會非常嚴重。綜合判定,硬盤具備數據恢復條件,但需要較多時間。
至此,東芝500G硬盤的故障檢測完成。
數據恢復
故障原因確定后,正式進入數據恢復環節。首先,需要“盤片處理和磁頭更換”,如果更換磁頭后可正常讀取,恢復工作圓滿結束。如果不行,則還需要采用其他解決方案,因為之前的數據恢復操作,不確定對盤體是否有其他二次傷害。
1、盤片處理與磁頭更換
在雙百級無塵工作室,處理盤片,并將配件盤C的磁頭組件更換到恢復盤A上(開盤需要的注意點,在《技術實戰》第1期就有講解,此處不贅述);
2、通電檢測
將更換磁頭的恢復盤A接入DRS數據恢復系統(圖3),通電,出現不規則的敲盤聲音;
【圖3 DRS數據恢復系統可以預檢硬盤硬件健康狀況】
3、再開盤檢測
再次進入雙百級無塵工作室開盤檢測,把恢復盤A與配件盤C的盤腔比對后發現,恢復盤A的盤腔邊緣有些不規則的變形,此處極有可能就是之前的數據恢復機構開盤恢復失敗的地方。對恢復盤A的盤腔邊緣進行適當處理。
4、再通電檢測
再次將恢復盤A接入到DRS數據恢復系統通電,硬盤正常尋道識別型號,查看0號扇區只做了一個分區。利用DRS數據恢復系統嘗試讀取分區信息(圖4),不能正常獲取分區信息。
【圖4 DRS數據恢復系統可以快速掃描分區(界面圖為宣傳圖,非恢復盤A的真實信息,所以存在多個分區)】
5、鏡像拷貝數據
嘗試對恢復盤A進行鏡像處理,通過DRS連接恢復盤A與鏡像盤B,但鏡像過程中出現一段好一段壞,有可能硬盤固件也有故障;
6、修復固件
斷電,將USB接口轉換成SATA接口,接入HD Doctor東芝硬盤固件(圖5)。DRS數據恢復系統目前支持西數、希捷、日立品牌硬盤的固件修復,東芝硬盤暫時還需使用老產品HD Doctor東芝硬盤固件專修來修復,而該設備不支持USB接口。通過半天時間處理好硬盤鏡像一段好一段壞的情況,再次接入DRS數據恢復系統直接訪問分區信息,正確識別分區。
【圖5 HD Doctor可以全面修復7大品牌硬盤固件】
7、提取數據
與客戶溝通,優先導出最重要的數據。由于文件都是視頻類文件,數據量大,整個數據提取花費了3天時間。期間,磁頭損壞了8次,更換了近10個磁頭,最終將客戶最需要的數據成功導出,獲取重要數據近90%。
編后語:
本案例的硬盤故障現象是電子取證、司法鑒定、數據恢復中經常遇到的情況,與第1期的案例極為類似。但難點在于,盤腔有變形、屬于二次開盤、提取視頻數據,如果環境、設備、操作者職業素質不達標,都很難成功,這也是之前多家數據恢復機構恢復失敗的原因。而此次案例效率源工程師用到的主要方法有開盤檢測、更換磁頭、修復固件等,都對操作環境、操作者綜合素質有較高要求,如果不達標,很可能跟之前幾家機構一樣,最終失敗。
而需要強調的是,二次開盤的失敗率是非常高的,完全不能預測之前的操作者做過什么操作、對硬盤有沒有嚴重傷害。效率源工程師再次鄭重提醒,重要硬盤的數據恢復(尤其是牽涉到重大事件或重要線索),一定要交給專業的數據恢復機構操作,否則可能將硬盤直接“報廢”,重要線索完全丟失。
【 技術實戰】系列推薦:
1、【技術實戰】硬盤開盤第1期:wd硬盤盤片劃傷成“環形跑道”的數據恢復之開盤檢測
2、【技術實戰】硬盤開盤第2期:WD硬盤盤片劃傷成“環形跑道”的數據恢復之換磁頭
3、【技術實戰】硬盤開盤第3期:WD硬盤盤片劃傷成“環形跑道”的數據恢復之熱換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