****欧欧美毛片4,国产午夜精品视频,97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视频,久久七国产精品

數據恢復咨詢熱線:400-666-3702??

歡迎訪問南京兆柏數據恢復公司,專業數據恢復15年

兆柏數據恢復公司

?行業新聞

?當前位置: 主頁 > 行業新聞

金百達KP260+兼容雷電4的奧睿科USB 4硬盤盒:回溯PSSD移動硬盤

瀏覽量: 次 發布日期:2023-09-19 08:43:10

金百達KP260+兼容雷電4的奧睿科USB 4硬盤盒:回溯PSSD移動硬盤

作為一個影像從業者,我的移動硬盤可謂緊隨潮流,先給大家看一下我最早的一波2.5寸的移動硬盤。沒有特別古早的,都是1t起步的機械硬盤,容量夠大,價格最早500多,最后200多,性價比從目前來看都還算湊合。機械移動硬盤缺點:怕摔&速度著實不快,對于小文件的隨機讀取性能,堪稱噩夢。

機緣巧合之下,我手中升級下來的sata協議ssd系統盤,想要讀取數據,我就買了一根轉接線。于是乎一個sata ssd 的移動硬盤就誕生了——sata協議的ssd根本不需要硬盤盒,這根轉接線當年售價35塊。

這個玩法之后,我的PSSD就不再怕摔了,數據安全進一步提升。并且可以明顯感覺到:存儲于其中的例如剪輯目錄這類小文件讀取性能的顯著提升。

之后隨著M.2 SSD的價格下降以及高性價比M.2 SSD的出現,我攢了一個10Gbps的PSSD,采用的是光威 弈Pro M.2 SSD+奧睿科10Gbps的USB3.2 Gen2 硬盤盒。由于10Gbps USB3.2 Gen2 硬盤盒的帶寬限制,這套PSSD的讀寫上限約950M/s。故而使用讀3000M/s,寫2000M/s且性價比超高的光威 弈Pro M.2 SSD作為奧睿科10Gbps USB3.2 Gen2 硬盤盒的載體,是非常合適的。

這次升級,也讓PSSD從2.5寸sata的大小,來到了長條狀更為便攜的尺寸。

速度相較于sata PSSD近乎翻倍,接口為C口,連接線為雙C線,日常使用更為方便。

直到上個月,我的主力PSSD一直是奧睿科雷電3硬盤盒+一塊旗艦級的PCIe 3.0 x4 SSD。都知道雷電3的硬盤盒:棒!

這套搭配高達40Gbps的接口帶寬,而基于雷電3協議22Gbps數據帶寬+18Gbps視頻信號帶寬的分配,實際文件傳輸速度也是達到了實測 M/s的傳輸速度。相較于之前的方案,提升了不止2.5倍的性能,用戶自然是狂喜的。但是想要實現這個性能,你需要購買的SSD價格卻很高昂。基本只有各大品牌旗艦級的PCIe 3.0 x4 SSD,才能夠達到2800M/s的寫入速度。故而我當時這套搭配,硬盤盒800,1T 硬盤1500+——堪稱土豪行為。

而雷電3硬盤盒+旗艦PCIe 3.0 x4 SSD的搭配有一個bug:ta只能接駁雷電3接口的設備使用,普通的USB 3.2Gen2 的Type-C接口,插上是無法識別的。以至于這套PSSD雖然速度快,但是通用性并不完整。后來,也有推出支持雷電3+USB 3.2Gen2雙協議的硬盤盒,不過這是后話了。

在我用雷電3的兩年時間中,身邊N多朋友問我的移動存儲方案。我也都如實相告,但是真完全沒有跟我同方案的,我也明白:略貴且非完全兼容舊設備,非極客玩家確實難以接受。

最近伴隨著PCIe 4.0 x4 的M.2 SSD的普及,我的目光再次被吸引——今時已不同往日。PCIe 4.0 x4 的M.2 SSD入門級規格都已經完全超越了雷電4的帶寬上限,而價格1T只要400出頭。USB4全兼容硬盤盒,支持:USB4兼容雷電3/4,當然也兼容USB3.2 Gen2

我們詳細來看一看。

PCIe 4.0 x4金百達KP260 SSD

采用國產長江存儲NAND TLC顆粒的金百達KP260定位是一款中端進階向的PCIe 4.0 x4 SSD,適配主板PCIe 4.0 x4規格的M.2插槽,帶來遠高于旗艦PCIe 3.0 x4的性能表現,同時價格遠低于PCIe 3.0 x4。

作為一款進階向的PCIe 4.0 x4 SSD,可能有些極致的性能玩家將之作為系統盤看不上眼,但如果作為主辦的第二插槽倉儲亦或是直接外接USB 4硬盤盒作為高性能PSSD,那可就爽翻了。畢竟金百達KP260 SSD的讀寫速度是完全超越USB 4硬盤盒的帶寬上限的。

看到SSD本體,1T版本是單面4顆粒。

采用了聯蕓MAP1602A主控,支持PCIe 4.0×4、NVMe1.4協議,這也是很多大牌SSD都會使用的主控方案,待會兒插上看性能。

奧睿科40Gbps USB 4硬盤盒

之前奧睿科的雷電3硬盤盒開創了高顏值全鋁CNC加工+高性能的極致組合,而奧睿科40Gbps USB 4硬盤盒則在此基礎上,采用USB 4傳輸協議,同時兼容雷電3、雷電4、USB3.2Gen2X2、USB 3.2Gen2、USB3.2Gen1,可謂對各種U口都實現了兼容。從此你的高速PSSD不僅可以高速運行,在普通的設備上也能夠讀取。

這次的配件也非常齊備,包括:Type-C/USB二合一數據線、散熱硅膠墊、散熱馬甲、螺絲刀。

之前的奧睿科雷電3硬盤盒是直接M.2 SSD貼散熱硅膠而后與硬盤盒接觸散熱,這次采用散熱硅膠墊+散熱馬甲,也是考慮到PCIe 4.0 x4 SSD更大的發熱表現,采取的更有效散熱方案。

拆解看到奧睿科40Gbps USB 4硬盤盒的電路板芯片部分

采用JHL7440+JMS583 A3雙主控方案。當連接普通C口時,JMS583芯片 工作,端口速度10Gbps。當連接雷電4/USB4端口時,JHL7440芯片工作,此時端口速度40Gbps。

一顆螺絲擰上金百達KP260 SSD,貼上散熱,蓋上蓋子擰上螺絲,這個PCIe 4.0 x4 SSD+雷電3/4全兼容的USB 4奧睿科移動固態硬盤盒,一個目前最高階的PSSD就組裝完畢了,安裝是沒有任何難度的。

接下來我們將其連接到MacStudio 背后的雷電4/USB4接口,使用Disk Speed Test對其進行測速,實測讀2702M /s寫2586M/s,符合USB 4的帶寬分配(22Gbps數據,18Gbps視頻訊號)。

再將其連接到MacStudio的前置C口,我這臺的前置C口為USB 3.2Gen2規格,也就是10Gbps的帶寬,實測金百達KP260+奧睿科USB 4硬盤盒也能夠被識別,可以說是做到了超高速并且向下兼容。

而在實際的大數據量文件轉移中,金百達KP260+奧睿科USB 4硬盤盒直接單次拷入80G文件,速度穩定的同時,其發熱量實測也完全在可控范圍.

實測室溫18度情況下完成80G拷貝后,PSSD的整體表面溫度為29.4攝氏度。這次的金百達KP260的發熱控制以及奧睿科USB 4硬盤盒的散熱措施的結合,都讓這套設備能夠穩定運行。

最后,回首自己各階段的折騰,想說:目前我是既不推薦早就過時的機械移動硬盤,也不再推薦雷電3硬盤盒+PCIe 3.0 x4的方案了——原因是只有旗艦級的PCIe 3.0 x4 SSD才能跑滿雷電3硬盤盒的速度帶寬并且這個搭配通用性不佳。

相關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