拯救老舊 SATA硬盤,繼續發光,綠聯US221 SATA硬盤盒開箱
瀏覽量: 次 發布日期:2023-10-04 22:40:57
拯救老舊 SATA硬盤,繼續發光,綠聯US221 SATA硬盤盒開箱
如今,隨著存儲技術的日益成熟和個人存儲產品的發展,無論是存儲顆粒品質還是整體的讀取性能,都已經能滿足玩家用戶的日常使用需求;但無論是臺式機還是筆記本電腦,存儲硬盤也不可能是無限制連接,那淘汰下來的硬盤是不是就沒用了呢?
近期,充電頭網在面對淘汰的固態硬盤問題時,可在連接外置硬盤盒后,HDD、SSD等類型硬盤依舊能發光發熱;而下面就將看看實際性能表現是否能滿足日常移動使用。上海數據恢復
思路清晰,先看測品。
此次使用的是來自綠聯的 USB3.0 2.5英寸移動硬盤盒,整體采用牛皮紙盒包裝,正面印有硬盤盒的線條輪廓、名稱以及連接使用說明。
包裝盒內除硬盤盒外,另附贈產品說明書以及保修卡紙。
此款硬盤盒自帶USB連接線,并且線材與本體采用一體注塑成型工藝制造,在外出、旅行等移動使用場景下也無懼遺失線纜,導致無法傳輸文件或低規格線材影響傳輸速率的窘境。
綠聯USB3.0 2.5英寸移動硬盤盒采用滑動式蓋板設計,取下蓋板后即可安裝2.5英寸硬盤。
此外,綠聯USB3.0 2.5英寸移動硬盤盒內部接口為 SATA 規格,支持市面上7/9.5mm厚度的2.5英寸SATA硬盤或SSD 固態硬盤(SATA接口),最高可支持6TB容量規格。
硬盤盒線材長度約為54cm,滿足日常連接電腦等主設備的長度需求。
USB-A端口母口膠芯為藍色,其傳輸規格為 USB 3.0,內部擁有獨立 PIN 腳。
此次測試的SATA硬盤分別為 希捷酷魚 2.5英寸 500GB SATA3.0 機械硬盤、Intel 545S 2.5英寸 256GB SATA3.0 固態硬盤。
硬盤盒單體重量約為86.2g。
硬盤盒搭載希捷酷魚 2.5英寸 500GB SATA3.0 機械硬盤重量約為170.6g。
硬盤盒搭載Intel 545S 2.5英寸 256GB SATA3.0 固態硬盤重量約為126.1g。
下面就將硬盤依次裝入移動硬盤盒內進行實際文件傳輸速率測試(文件大小為33GB)。
眾所周知的是,機械硬盤的讀寫速率很大程度上是由轉速決定的,這款希捷的HDD硬盤轉速為5400RPM;將希捷HDD機械硬盤裝載進硬盤盒后,機械硬盤在此硬盤盒中的速率表現與連接在主板時表現一致,文件傳輸速率最高在120MB/s左右。
通過 CrystalDiskMark 進行速率測試,實測讀取速率為117.44MB/s,寫入速率為56.93MB/s。
同樣,裝載上 Intel 545S 2.5英寸 256GB SATA3.0 固態硬盤進行文件傳輸實測,同時綠聯硬盤盒支持SATA 3.0協議,兼容性上無任何問題,文件傳輸速率至高在310MB/s左右。
而將 Intel 545S SATA3.0 固態硬盤裝載進硬盤盒后,通過 CrystalDiskMark 進行速率測試,實測讀取速率為428.83MB/s,寫入速率為455.17MB/s。
將兩塊硬盤的日常傳輸(讀寫)速率與 CrystalDiskMark 軟件測試速率進行比對,對于2.5英寸 SATA 硬盤來說,外置硬盤盒狀態下的速率損失在理論范圍內;同時,筆者在實際使用過程中,也無明顯感知耗時延長等問題。
同樣,像筆者這類輕文件用戶在實際使用時的情況如何呢?
浦東數據恢復筆者在日常使用時,由于眾多的圖片、視頻以及文檔文件等需要與同事共享,因此將換下來的SATA 機械硬盤通過硬盤盒進行再次使用;拷貝 33GB 的文件時所耗時約在8分鐘左右,大概是去茶水間燒杯熱水的時間。
而同樣,使用SATA 3.0固態硬盤進行文件傳輸共享,拷貝33GB大小的文件,耗時在2分鐘左右。
同樣,在會議時無需登陸微信、QQ等進行文件傳輸,通過外置硬盤保存,隨用隨取;筆者裝載的是SATA固態硬盤,由于速度更快,可直接以筆記本為媒介進行投屏預覽、編輯保存等操作。
用戶在綠聯商城等平臺即能了解到旗下的各式各樣自帶線產品,其中包含硬盤盒、充電寶、拓展塢、智能插座等等產品,而且產品應對場景不同,款式規格也不盡相同。
如今的存儲科技發展愈加迅速,硬盤的接口規格也在更新迭代,雖主流的接口為 NVMe M.2,但依舊有不少用戶依舊在用著 SATA 3.0接口的固態硬盤;而在對電腦進行更新/擴容后,更換下來的 SATA 硬盤卻只能收藏吃灰。
而此次說到的外置SATA硬盤盒或可更好地將舊硬盤繼續“發揚光大”,它擁有自帶線設計、也不用擔心會遺失線纜/忘記帶線等情況;此外,理論上擁有最高540MB/s的傳輸速率,在實測時,也能媲美連接主板狀態下的傳輸表現。
常州數據恢復